在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协同发力、共同推动下,我国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与2020年相比,2022年建材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7.6%,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3.9%。水泥行业提前实现碳达峰已成为现实,建材行业迈向碳中和的时代正在到来。这是11月30日,记者从在京召开的2023年建筑材料行业大会上获悉的。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建材生产国和消费国,水泥、平板玻璃等主要建材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在我国,水泥行业因其工艺特点,碳排放约占建材行业排放总量的70%,是建材行业碳排放重点领域。
建材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也是工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为推动绿色建材发展提速,2022年11月,工信部等4部门联合发布《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对建材行业碳达峰进行全面工作部署。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结合行业实际,提出我国建筑材料行业要在2025年全面实现碳达峰,水泥等行业要在2023年率先实现碳达峰的目标。
11月2日,工信部发布《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从提升产业内生力、影响力、增长力、支撑力等方面提出15条具体举措。该方案正式出台后,将为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
与会专家表示,建材行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占据基础性地位。目前,我国已建立了门类齐全,服务于建筑业及汽车、电子等150多个行业,链结于电力、煤炭、石化等110多个行业的建材产业体系,提供建筑材料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非金属矿物材料及制品等三大类7万余种产品,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循环体系的重要环节,为构建现代化建材产业体系提供基础性支撑。
与此同时,我国建材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部分环节还有短板弱项。例如,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代表的建材新兴产业,仍存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产业标准话语权较弱等问题。在先进玻璃材料、先进陶瓷材料、人工晶体材料、矿物功能材料等技术和资金密集型领域仍面临较大的供应链安全风险;促进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环境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不以“两高”项目精细化管理、而按“两高”行业“一刀切”简单化处置的现象在一些地区还时有发生;资源能源承载型的行业属性所导致的对资源、能源供应和价格波动的敏感性,以及国际市场环境波动对部分建材及非金属矿物的产业链影响仍不可忽视。
参照世界主要经济体建材行业发展历程和国内实际综合研判,我国建材行业已走到换挡调整的关键时期、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如何在未来建材市场绿色发展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
与会专家建议,应从体系化角度重构行业生态,推动加快构建现代化建材产业体系,谋划布局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目标、任务,推动绿色低碳安全高质量发展。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阎晓峰认为,建材行业要提前做好统筹谋划,加快构建具有8个特征的现代化建材产业体系,即加快构建创新能力更强大、发展模式更绿色、产业结构更合理、产业布局更完整、技术装备更先进、生产效率更高效、质量品种更优化、生产服务体系更健全的现代化建材产业体系。
从建材与建筑的角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王晖提出3点建议:促进建筑与建材行业更加紧密协作,以绿色低碳理念引领发展方式转型,一体推动建筑和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加强优质建材推广应用,夯实“好房子”建设的物质基础,不断提高建筑质量和品质;加强建筑应用与建材生产协调联动,瞄准重点方向,推动形成建材应用需求反馈与互促共进机制,促进建筑和建材行业同步高质量发展。
“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建材行业短板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常国武提出“5个着力”--建材行业应着力推动绿色化发展、着力推动数字化转型、着力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着力提升非金属矿高效开发利用水平。
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霍福鹏则指出,建材行业要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持续提供优质建材产品和服务;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着力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不断提升绿色低碳水平,为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应有贡献。
本次大会还发布了2024年建筑材料工业景气指数MPI、中国建筑材料行业首份ESG发展研究报告,以及首届建筑材料行业工业设计创新活动最佳创新成果等;并同期召开了建材行业双碳创新大会和建材行业科技创新大会。